动物福利小科普
日期:2018-12-05 作者: 来源: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
随着集约化养殖模式得到普遍应用,饲养规模和密度不断增加,部分养殖场在大幅度提高畜禽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产生了动物福利问题,即畜禽生存条件恶劣,免疫力低下,威胁公共卫生安全。为此,动物福利问题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和广大消费者的重视。
一、什么是动物福利
动物福利即动物的康乐,是指为了维持动物生理、心理健康与正常生长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和给动物提供相应的外部条件,包括生理、心理两个方面。动物福利包括农场动物福利、实验动物福利、伴侣动物福利、工作动物福利、娱乐动物福利和野生动物福利等几类。值得注意的是,实施动物福利,不是不能宰杀动物,食用动物,而是倡导保障动物健康,在我们利用动物的过程中,不要给动物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满足动物的正常需求,从而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二、动物福利进程主要事件
·1822年“人道的迪克”马丁向英国国会提交“禁止残酷虐待动物”法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反对虐待动物的法案,成为动物福利保护史上的里程碑。
·“马丁法案”发酵,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相继通过反对虐待动物法案。
·欧盟成立,先后发布许过关于“动物福利”指令,内容包括饲养、运输、屠宰全过程。
……
·2016年10月,联合国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第43届会议在罗马召开,会议通过了一项旨在改善全球农场动物福利的建议,明确要求各国政府在设计国家养殖体系时,应当优先考虑动物福利。此项建议是历史上联合国首次采纳提高农场动物福利的政策建议。
·2017年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CAPIAC)联合主办的首届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大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
·2018年,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CAPIAC)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届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大会在北京举办。会议通过促进全球动物福利的《北京共识》。
三、国际公认动物福利五项基本原则
·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清洁饮水和保持健康与精力所需的食物,使动物免受饥渴。
·为动物做好防疫和及时诊治,使动物免受疼痛、伤害和疾病。
·为动物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以及与同类在一起,使动物能够自由表达天性。
即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享有生活无恐惧和应激的自由;多个国家相继出台了动物福利立法,同时各国出台了多部政策法规保护动物福利。年,在第一届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大会上,中国农业农村部于康震副部长出席并发表致辞,他代表中国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声音,给出了中国方案。他表示“未来我们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认真推动促进动物福利有关工作。”动物福利有利于提高畜产品品质
集约化养殖模式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降低饲养成本,把畜禽当做“生产机器”,生产规模和饲养密度越来越大,在有限的土地上饲养大量的动物,出现了蛋鸡笼养、猪终身使用限位栏等一系列高密度的饲养模式,畜禽没有活动空间,连侧身、站立都很困难,畜禽的机体长期受到限制,使机体的免疫力大幅度下降;畜禽排除的粪、尿、气体使畜舍环境不断恶化,使畜禽极易得病,严重影响畜禽的生产力和健康水平。
将农场动物福利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可以改善畜禽的饲养环境,提高其福利水平,使动物的生理和行为需要得到满足。保证动物在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下生产和繁殖,有效减少应激反应和疾病,同时减少给消费者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的农药、饲料添加剂、兽药的使用量,从而提高畜产品品质。
可以减少“动物福利”国际贸易壁垒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动物福利水平普遍较高,越来越明显地出现将动物福利作为贸易壁垒的倾向。
据报载,乌克兰有一批生猪经过多个小时的长途运输,抵达法国,却被法国拒于国门之外,理由是违反动物福利规则,生猪在长途运输过程中没有按规定时间休息。另外欧盟的其它国家也对动物及动物产品国际贸易中的福利问题作出了规定。欧盟如此做的目的一是希望将动物福利纳入“绿箱政策”的范围之内,给予国内企业一定的福利成本方面的补助,刺激生产,提高国际竞争力;二是针对“第三国”动物福利水平普遍不高的现实,提高动物福利则意味着提高一定的生产成本,制约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以此限制第三国动物产品的进口。在不远的将来,动物福利将会作为一项“绿色壁垒”影响动物及其产品的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