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普天地>消费引导

茶如人生,喝茶方知人间百味是清欢

日期:2018-05-17 作者: 来源: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


  中国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类,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冲泡方法,不同的茶具适用不同的茶叶。

  1、绿茶

      

  

  绿茶为不发酵茶,具有“三绿”(干茶绿、茶汤绿和叶底绿)的特点。碧螺春、西湖龙井、蒙顶甘露等比较细嫩的绿茶,水温以80℃-85℃为宜,茶水比和冲泡时间以品饮者的口感而定,以汤色清绿、滋味新鲜为准。

  瓷杯冲泡时先用四分之一的水把茶叶润一润,约半分钟后再冲水饮用,不加杯盖,以保持新鲜感。

  玻璃杯冲泡可以更好地观赏绿茶的形态、色泽和在水中的沉浮动态。

  2、乌龙茶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有铁观音、大红袍、水仙、凤凰单丛等。乌龙茶最好用紫砂壶或盖碗杯,以沸水冲泡。

  先润茶,并用润茶之汤把杯子温一下,然后再冲泡。品质好的可冲泡多次,每次冲泡的时间,根据浓淡变化由短到长。

  乌龙茶可选用白瓷质地的壶、盖碗、盖杯,或是紫砂质地的茶具,品茗杯以小为佳,以保温聚香为主要目的。乌龙茶一般投茶量较多,但也可按口感酌量变动。

  3、黄茶

      

  

  黄茶属于轻发酵茶,如蒙顶黄芽、君山银针、沩山毛尖等。如茶质细嫩者,可参考绿茶泡法。所用茶量、茶水比和冲泡时间,均可依据口味进行斟酌增减。

  黄茶可选用奶白瓷、黄釉瓷器和以黄、橙为主色的五彩瓷器具,可使茶的颜色被衬托得更加艳丽。

  4、红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有祁茶、滇红、正山小种、红碎茶等。泡红茶宜用沸水,用水量与绿茶相当,高档工夫红茶可冲泡3-4次,红碎茶则可冲泡12次。

  红茶可选用紫砂壶或白瓷、红釉瓷的瓷壶、盖碗冲泡,用内壁施白釉的紫砂茶杯,白瓷杯等,能更好地表现红艳明亮的汤色和馥郁浓烈的香气。

  5、黑茶

      

  

  黑茶是后发酵茶,如安化黑茶、普洱茶。在储存中仍然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自然的陈化,还有越陈越香的特点。

  黑茶一般用紫砂壶,投放量一般是绿茶的2倍。黑茶冲泡时也要用沸水。置茶入壶后,可用沸水快速冲淋一过,以去除存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些不愉快的因素。再冲入沸水,闷泡数分钟,使泡出的茶汤更香醇。后续冲泡时间以口感浓淡酌情增减。

  6、白茶

       

  

  白茶属微发酵茶,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等。冲泡白茶水温不宜太低,一般掌握在90℃-95℃。

  白茶冲泡根据原料和造型,可选用透明玻璃杯、盖碗或紫砂壶。续水冲泡时间可较其他茶类更长一点,使茶汤保持一定的浓度,有利于滋味的呈现。

  以茶为中心,以茶汤品质为立足点进行的茶具、水温、冲泡时间的组合,为的是更好地表达茶的色泽、形态、香气和滋味,使品茶的过程和结果趋于完美。相信大家在日常的品饮中,一定能总结出合适的泡茶之道、品茶之道,感受到品茶带给我们的生活乐趣,感受到茶对我们的精神滋养。

  三毛曾说:“人生如茶,第一道茶苦若生命,第二道茶香似爱情,第三道茶淡如清风。”茶有香醇、有韵力、有冷暖、有浮沉,人生有甘甜、有浓烈、有悲欢、有沉浮,小小一杯茶折射出无尽的哲学与梦想。今天,农安君就邀你一起去领略茶中大道,享受飞云过天、绿水无波之静美,愿你从万象纷纭中走出,绽放如莲。

  

  如何从小小的茶壶中去体悟宇宙的奥秘? 中国有句俗话,称“壶中日月长”最初说的是酒,而这对茶似乎更适合。喝茶,一定是要借助于茶具的。茶壶,就煮泡饮的理想之器,对于茶,无贵贱,无好恶,包容蕴涵,很自然地契合了宇宙天地的秉性。

  一壶虽小,有容乃大。

  无论是绿茶的清新鲜爽,还是红茶的强烈浓艳;无论是平和天趣的白茶,还是历经沧桑的黑茶;无论是醇厚悠长的黄茶,还是馥郁回甘的青茶。注以清泉,滋润如甘霖霄降;烹于活火,天韵依时序转化。茶品有新陈古今,水质呈清浊炎凉,茶在壶中,恰如混沌之中而鸿蒙渐开,轻清者上升为天,重浊者下沉为地。

  一壶清茶,高冲低斟间,无不可见潮起潮落,月圆月缺。一叶之生,阴阳交互、天地之气胎息其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恒河沙数,奥秘无穷。

  一壶在握,袖里乾坤,可谓妙趣天成。

  “含英咀华”,感受茶汤中飘忽不定的变化,欣赏其不可捉摸的神奇。先哲所谓“道在瓦甓”、“拈花一笑”,欲问其妙见于何处,暂且“吃茶去”吧!

      

  

  如何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味人生?

  品茶何以品味人生?话题虽有些高企,却很有道理。人的生存,饮食为首务。无有饮食,何来人生?

  由饮食而至文化,茶最典型。当今茶的品类远胜于古代,六大茶类因其制作工艺、造型及其冲泡的多样性,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品味和欣赏空间:绿茶的清新爽口,昭示着春天的生机;红茶的高香浓醇,饱含着奔放的热情;黄茶的低调温和,如隐者遁迹于山林;白茶的涵泳天性,寄托了山水的灵魂;青茶的悠长香醇,恰似余音绕梁;黑茶的平和隽永,带着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

  “品茶、品味、品人生”,由茶入手,欣赏茶的色香味形,感受茶的甘香醇爽甚至苦涩辛酸。由此而生发出对自身生活中的某些片断的回首,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定位到相类似的人生况味,得以体会到生活的艰辛、痛苦抑或幸福、喜悦,及至开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一杯淡淡的茶汤中得到口感和心灵的双重享受。

  由茶而品味人生,其实是由人的阅历来回味茶外之味。人有多深,茶就有多深。此刻,茶即是我。

      

  

  如何在茶事活动中明心见性?

  茶之味,无非是诸多不同的分子所形成的对感觉的刺激效应。但是,当我们在茶事活动中,正感受着“一碗喉吻润,二碗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轻风生。”的美妙时刻,若说那无非是咖啡碱引起的兴奋,岂不大煞风景?

  以解剖和分析的思维去品茶,往往会南辕北辙,我们只需带着平和的心情去总体感觉就好。在轻松、安静的享受中,接受茶汤的一切呈现,如唐代皎然所称:“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茶有清纯、清香、鲜醇、雅致,甚至也有浓肆、苦涩、粗老、寡淡等等。感受茶的美妙,正是感受心中的美妙,而能坦然接纳茶的不足,难道不正是照见自己的宽容之心吗?静心品茶,不啻是以茶洗心。从一碗茶汤中,发现、净化自己的本性,也正是《庄子》所谓的:“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

  茶亦人,人亦茶,茶如人生,人生如茶。

  在这个鸟语花香的季节里,

  让我们共品一杯人生的香茗,

  筛除杂质,洗净心尘,回归本真。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于良子

  版权声明:本文为“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微信号:CAQS-NEWS)原创,欢迎申请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