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一码溯源 擦亮建莲金招牌
日期:2025-11-14 作者: 来源:建宁县农业农村局
建莲作为“建宁五子”特色支柱产业及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其质量安全与品牌信誉至关重要。建宁县围绕“生产端有记录、销售端有凭证、监管端有抓手”核心目标,三端协同发力,推动建莲全链条追溯体系落地落实。

生产端
筑牢源头关 实现“有记录、可赋码”
针对“小主体不会录、数据不真实”问题:建立主体名录。对全县建莲生产主体逐一摸排,详细了解主体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种植规模、上市时间,分类造册,建立台账。加强人员培训。举办三期高素质农民专项培训,覆盖建莲种植大户、加工销售经营主体及农产品全村级协管员150余人,提升其追溯平台操作和合格证开具能力,实现从“不会用”到“熟练用”的转变。补齐散户短板。采购10台合格自助打印机,将散户种植信息导入系统,在各乡镇农技站设立承诺达标合格证打印服务点,散户仅姓名电话即可便携打印合格证,同时系统根据种植规模,设定赋码出证数量,有效杜绝虚开、滥开合格证现象。

销售端
打通流通关 实现“有凭证、可追溯”
为破解“凭证断链、以次充好”问题,构建产销衔接闭环:规范收购环节。要求全县29家收购商在收购建莲时必须收取、保存散户出具的合格证,并依据合格证所载产品数量,在省级追溯平台重新赋码,之后方可领取统一追溯二维码标签,实现“收购即赋码、环节不断链”。强化销售管理。所有销售建莲的商超、土特产店及电商店铺,需在产品包装张贴追溯二维码,做到“无码不销售、无码不宣传”。在实体店醒目位置张贴“真建莲必溯源,扫码验真莲”宣传海报,引导消费者扫码验证。推动数据互通。定期与市场监管局“销售追溯平台”数据进行比对,全面掌握生产端赋码总量与销售端产品流向与销售记录,实现产销信息双向印证。

监管端
拧紧监督关 实现“有检查、可问责”
构建“线上+线下、日常+专项”立体化监管机制:线上巡查常态化。乡镇监管人员每日登录省级追溯平台,重点核查生产主体农事记录及时性、收购商赋码落实情况、数据录入完整性,对散户已出证而收购商未赋码的情况,及时电话提醒并督促整改。线下抽检精准化。联合市场监管局随机抽取收购点、销售市场的建莲产品,一方面核查承诺达标合格证收取、保存及二次赋码情况,另一方面通过专项检测核查农残、重金属指标,实现从“承诺合格”到“检测合格”的转变,让产品质量安全可见可控。考核激励制度化。严格落实“四挂钩”制度,建立主体信用档案,对数据真实、凭证规范的主体,在农业项目、品牌评选中优先推荐,对拒不配合、数据造假的主体实行项目申报“一票否决”。

在三端协同发力下,建宁县建莲可追溯体系建设成效初显:生产端实现“散户自助打码+规模控量”全覆盖,109户种植散户完成省级追溯平台注册赋码,各类销售主体累计赋码1100批次;主体赋码意识显著增强,实现从“要我赋码”到“我要赋码”的主动转变,消费者对追溯码的知晓率和认可度同步提升,“扫码验真莲”消费习惯逐步形成。

下一步,建宁县农业农村局将以“溯源+品牌”深度融合为抓手,深化主体信用分级管理,持续提升生产源头赋码规范度,全力推动追溯体系建设,筑牢建莲质量安全防线,为产业升级注入动能,助推建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