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首页专题>名特优新>名特优新动态

名特优新丨寻味青岛“名特优新”农品

日期:2023-09-11 作者: 来源:蓝睛


  “名特优新”农产品,是经农业农村部认可的绿色优质农产品。近日,2023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公布,青岛市有7个农产品成功入选。至此,青岛市“名特优新”农产品已达50个。“名特优新”农产品究竟好在哪?一起去了解。

  在莱西市河头店镇,沉甸甸的谷穗已经成熟,负责人滕婧言正组织人员进行收割。与常见的大地块机械化收割不同,滕婧言是小地块种植,精耕细作;收割时,也是采用传统的手工镰刀收割。

  青岛十鼎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滕婧言:这个小米是我们公司培育的一个品种,从一开始的古法种植到利用牛粪发酵做底肥,从人工锄草,间苗到物理驱虫,我们的线网防鸟,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从原材料源头,它的绿色还有原生态,它的生长周期达到了180多天,米脂醇厚,米香味也特别重。

  营养,是优质农产品的基础。滕婧言便联合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利用独特加工工艺将小米的韧性蛋白和小麦麦芯蛋白巧妙结合,研发出小米面条。通过生长环境、土壤检测、产品检测等多项指标的综合评估,生产的“莱西老笨谷小米面条”获评农业农村部“名特优新”称号,这让滕婧言更有底气去开拓市场。

  青岛十鼎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滕婧言:我们的生产也是从原来的代工到现在我们建设自己的标准化生产车间,下一步我们将加大规模种植,为小米面条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供应,小米也能成就大产业。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指在特定区域内生产、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和商品量、具有显著地域特征和独特营养品质特色、公众认知度和美誉度高的农产品。近年来,青岛市农业农村局深入挖掘培育,推动一大批区域特色明显、产业基础牢、市场潜力大的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和特质农品。

  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 姜鹏:我们正在对样品进行检查,重点检测营养品质,从中找出优势指标,作为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我们一方面加大优质特色农产品的调查挖掘力度,一方面加大品质检测力度,力争让更多青岛农品获得国字号认证。

  作为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一张新名片,“名特优新”已经成为消费者挑选农产品的标准之一,同时也成为农业经营者努力的方向。去年以来,城阳区夏庄街道张家沙沟村积极申报“名特优新”农产品,葡萄产业实现了全面升级。

  青岛地康葡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张林光:咱们主要是在巨峰葡萄质量上下了很多功夫,包括土壤改良,修枝,疏穗。咱们聘请了农大的专家教授,过来可给咱们指导。品牌(培育)方面,也下了功夫,主要是送进大超市,宣传咱们的品牌。

  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 姜鹏:为扩大名特优新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制作了产品身份信息二维码和消费指南,还将联合青岛市广播电视台推出名特优新农产品系列节目,并在蓝睛市集展销,让老百姓买到好产品,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欢迎市民朋友们本周五到劲松八路蓝睛市集选购产品。